739次
葡萄栓皮病是一种由病毒侵染引起的严重病害,主要危害葡萄的疏导组织,导致植株生长衰退、产量下降和品质恶化。该病在全球葡萄种植区均有发生,一旦感染,树势逐年衰弱,枝条变脆易折断,果实减产严重,成熟期延迟,数年后甚至可能导致地上部分死亡。

一、病症特征

葡萄栓皮病的症状多样,常与卷叶病相似,但出现时间较早且更为明显。主要表现包括:
1.1 生长衰退
病株树势衰弱,早春萌芽延迟。在生长早期,枝蔓上可能出现一个或多个死果枝。
1.2 叶片变化
春末至夏初,叶片开始变黄,逐渐反卷并转为红色或黄褐色。与卷叶病毒病不同,栓皮病导致整叶均匀变色,而卷叶病则叶脉保持绿色。
1.3 枝蔓异常
生长后期,蔓呈淡蓝紫色,已木质化的蔓上出现未木质化的绿色斑块,显示组织发育不均。
1.4 树皮与木质部病变
老蔓的树皮粗糙、增厚,剥去树皮后,可见接口上下的木质部表面有深浅不一的槽沟。这种症状在某些品种或砧木上较为明显,是诊断栓皮病的关键依据。
二、传播途径

葡萄栓皮病主要通过以下方式传播:
2.1 繁殖材料传播
病毒可通过带毒的嫁接或扦插材料进行传播,这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。使用感染病毒的接穗或砧木,会导致新植株直接发病。
2.2 介体传播
粉蚧等昆虫也可传毒,它们在取食病株汁液后,将病毒携带至健康植株,加剧病害扩散。
由于病毒在植株内潜伏期较长,早期诊断困难,容易通过人为活动(如繁殖材料调运)远距离传播,因此防控需从源头入手。
三、防治措施

针对葡萄栓皮病,目前尚无特效化学药剂可治愈,防治应以预防为主,结合农业管理和生物措施进行综合防控:
3.1 选用无毒繁殖材料
从源头控制病害,确保嫁接、扦插使用的接穗和砧木来自无病毒认证的母株。建立无病苗圃,定期对繁殖材料进行病毒检测。
3.2 加强田间管理
及时清除病株:发现感染植株后,应立即挖除并销毁,防止病毒扩散。
合理修剪:避免过度修剪,减少伤口,降低病毒侵入风险。修剪工具需定期消毒,防止交叉感染。
增强树势:通过均衡施肥、合理灌溉和病虫害防治,提高植株抗病能力。
3.3 控制传毒介体
针对粉蚧等传毒昆虫,实施监测和防治。可采用黄色粘板诱捕,或使用低毒杀虫剂进行喷洒,但需注意轮换用药以避免抗药性。
葡萄栓皮病是一种潜伏性强、危害严重的病毒病害,对葡萄产业构成潜在威胁。通过了解其症状和传播途径,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,种植者可以有效减少病害发生,保障葡萄产量和品质。未来,还需加强国际合作,推动抗病育种和可持续管理策略,为葡萄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持。
相关关键词
Copyright ©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. 志昌农业 版权所有鲁ICP备2021012316号-1
技术支持: 华夏商务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