认识葡萄扇叶病:分布最广、危害最严重的葡萄病毒病

发布时间:2025-10-22 | 稿件来源:志昌农业
685次
文章分享

在我国的葡萄种植区,有一种病害分布广泛、危害严重,它就是葡萄扇叶病。该病由多面体病毒组中的葡萄扇叶病毒引起,主要通过土壤线虫、蚜虫、叶蝉等媒介传播,严重影响葡萄的生长发育与果实品质,是果农们必须高度警惕的病害之一。


一、识别症状:从叶片到新梢的异常表现

葡萄扇叶病的症状表现多样,主要可分为叶片和新梢两个方面的异常:

1.1 叶片异常

- 叶片形状不对称,叶缘锯齿加深,叶柄凹大开张,主脉异常聚拢,整体呈扇形。- 叶面常出现黄色斑点、环斑或线纹斑,逐渐发展为黄绿相间的花叶,最终整叶黄化,甚至变白脱落。

1.2 新梢异常

- 新梢扁化,节间缩短,出现“双芽”“拐节”等畸形分枝。

- 分枝丛生,整体生长势弱,严重影响植株的正常发育。


二、发病规律:从点到面的蔓延趋势

葡萄扇叶病在田间通常以点状发生为初始特征。首先在个别植株上出现症状,随后以这些病株为中心,逐年向外扩展,逐渐形成明显的发病区域。若不及时防控,极易造成整片葡萄园的感染。


三、传播途径:病毒如何扩散?

葡萄扇叶病毒的传播离不开两个关键条件:病毒源与传播媒介。

3.1 病毒来源

病毒主要存在于已感染植株的体内,或在病株被挖除后,仍可残留在土壤的活根中,成为持续侵染的来源。

3.2 传播媒介

主要靠土壤线虫传播,尤其是剑线虫属的种类。

蚜虫、叶蝉等昆虫也可通过取食行为传播病毒。

嫁接、修剪等农事操作中使用的工具若未经消毒,也可能造成人为传播。


四、防治措施:预防为主,综合治理

针对葡萄扇叶病,目前尚无根治方法,必须采取“预防为主、综合防治”的策略:

4.1 选用无毒苗木

从源头控制,选择经过检测的无病毒苗木进行定植。

4.2 清除病株与残根 

发现病株应及时挖除,并彻底清理土壤中的残根,减少病毒残留。

4.3 土壤消毒与轮作

对发病区进行土壤处理,如使用杀线虫剂,或实行与非寄主作物的轮作制度。

4.4 媒介防控

加强园内线虫、蚜虫等媒介昆虫的监测与防治,降低传播风险。

4.5 工具消毒

修剪、嫁接等农事操作前后,对工具进行彻底消毒,避免交叉感染。

4.6  加强栽培管理

合理施肥,增强树势,提高植株抗病能力。


葡萄扇叶病作为我国葡萄产业中危害严重的病毒病,其识别与防控不容忽视。果农和种植者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,加强田间巡查,做到早发现、早处理,结合科学的栽培管理与媒介防控,才能有效遏制其蔓延,保障葡萄产业的健康发展。

相关关键词

暂时没有数据

Copyright ©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. 志昌农业 版权所有鲁ICP备2021012316号-1

技术支持: 华夏商务网

400 096 069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