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葡萄叶片背面,隐藏着一种不起眼却危害极大的小昆虫——葡萄二星叶蝉,又名葡萄小叶蝉、葡萄斑叶蝉等。这种仅有2-3毫米长的小虫,却是中国各大葡萄产区的主要害虫之一。
一、识别特征
成虫体长约2-2.5毫米,淡黄白色,最明显的特征是头顶有两个明显的黑色圆斑,像是两只小眼睛。前翅半透明,有时带有淡褐色斑纹。若虫初孵化时呈白色,逐渐变为黄白或红褐色,体形比成虫更小。虫卵为黄白色,椭圆形,微弯曲,常产在叶背的叶脉两侧表皮下或绒毛中,极难发现。
二、危害症状
成虫和若虫聚集在叶片背面吸食汁液,导致叶片正面出现密集的小白斑点。严重时,整片叶色苍白,提前焦枯脱落,严重影响葡萄的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。
三、发生规律
在北方地区一年发生2代,中原地区可发生3代。成虫在杂草丛、落叶下或土缝中越冬,次年3月开始活动。葡萄展叶后立即转移到葡萄上为害,喜欢荫蔽环境,世代交叉现象明显。
四、防治方法
4.1 农业防治
清园越冬:
冬季彻底清除园内杂草、落叶,深翻土壤,消灭越冬虫源。
栽培管理:
夏季及时摘心、整枝、中耕除草,保持果园通风透光。
品种选择:
绒毛多的美洲种葡萄抗虫性较好,可酌情选择。
4.2 化学防治
第一代若虫发生期(5月下旬至6月上旬)是防治关键时期,此时虫态较为整齐,防治效果最好。推荐使用:
- 80%敌敌畏乳油2000倍液
- 10%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3000 倍液
- 20% 噻虫嗪悬浮剂 5000 倍液
- 5% 啶虫脒乳油 2000 倍液
注意轮换用药,避免抗药性产生。
葡萄二星叶蝉虽然体型微小,但危害不容小觑。果农朋友们要提高警惕,加强观察,抓住防治关键期,采取综合措施,才能有效控制其危害,确保葡萄丰收。
Copyright ©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. 志昌农业 版权所有鲁ICP备2021012316号-1
技术支持: 华夏商务网